四十几岁为小丈夫生下一儿一女,10年过去,王茜华后悔了吗?
童年梦想的萌芽
1970 年,王茜华出生在陕西西安,这座充满历史底蕴的城市,见证了她成长的每一步。她家住在电视塔下的电影公司院子里,父亲毕业于西安美院,在电影公司从事电影海报绘制工作。在那个物质并不丰富的年代,看电影是人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之一。一张电影票虽仅需一毛五,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热门电影一票难求,像《少林寺》《红牡丹》这样的影片,大家常常为了一张票而费尽心思。然而,王茜华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凭借父亲的工作便利,她可以免费观看电影,想看多少遍就看多少遍,无需为抢票而烦恼。
小小的王茜华在频繁观影的过程中,渐渐对电影背后的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次坐在电影院里,看着银幕上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她的心中就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自己要是能成为一名演员该多好。于是,她跑去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演员。父亲告诉她,只有认识导演才有可能。从那以后,小王茜华便将这个目标深深记在心里,每次许愿都希望能遇到导演。
终于有一天,她听闻有个导演要来,兴奋得两眼放光。一位叔叔得知她的心愿后,给她写下了导演到来的时间和地点,让她自己前往。那天,王茜华早早起床,乘坐了许久的公交车,又步行了很长的路,终于来到了约定地点。现场人来人往,十分混乱,导演被人群簇拥着,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小小的身影。王茜华急得眼眶泛红,就在导演准备上车离开时,她鼓起勇气,不顾一切地冲到导演面前,举着本子和笔,希望导演能给自己签名。这一举动让周围的人都吃了一惊,而导演也被她的勇敢和执着所打动,不仅为她签了名,还夸赞了她。这次与导演的近距离接触,让王茜华心中的演员梦更加坚定,她坚信自己未来一定能走上演艺之路。
逐梦演艺圈的坎坷历程
1986 年,16 岁的王茜华凭借着对表演的热爱和自身的努力,考上了西安艺校。然而,艺校的生活并不如她想象中那般美好。在学校里,她属于大龄学子,学习舞蹈基本功时,每次拉筋都疼得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学校的环境也十分恶劣,冬天的早晨,毛巾常常被冻得硬邦邦的,她只能用冷水洗脸。但即便如此,王茜华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她深知这些艰苦的训练是成为一名优秀演员的必经之路。在西安艺校的四年时光,为她打下了扎实的表演基础。1990 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了西安儿艺。
进入西安儿艺后,王茜华发现自己的演艺之路依然充满挑战。儿艺主要以儿童剧为主,身高 1 米 66、长相沉稳亲切的她,很难出演那些可爱的主角,只能在剧中饰演儿媳妇、老师,甚至是 “大灰狼” 这样的配角。而且,儿童剧中大人的角色本就不多,演出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工作一年后,王茜华不甘心自己的演艺事业就此停滞,于是决定报考上海戏剧学院。那年,她 22 岁。
刚来到上戏,王茜华就陷入了迷茫。她比班里很多同学年龄都大,担心自己四年毕业后,会错过演员的黄金发展期,甚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就在这时,一位上戏老师的话点醒了她:“你的目标是成为一名艺术家,而不是明星。” 这句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王茜华前行的道路。她开始静下心来,潜心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
从上戏毕业后,王茜华选择加入北京人艺。然而,人艺人才济济,都是实力雄厚的前辈,作为新人的她,很难靠近舞台中心,获得展示自己的机会。1996 年,命运似乎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姜文编写的《北方故事》剧组找到她,邀请她担任女主角。这对王茜华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她兴奋不已,为了这部戏,不仅练习了一周的骑马,还认真揣摩剧本,全身心地投入到角色准备中。可就在她满心期待地准备进组时,却接到剧组通知,她不用来了。原来,这部戏最初定的女主角是梅婷,由于梅婷学校规定在校期间不得接戏,剧组才选择了王茜华。但后来梅婷为了这部戏愿意退学,于是女主角又换回了梅婷。这次的打击让王茜华深受伤害,她感到无比失落和迷茫。
祸不单行,2001 年,《军歌嘹亮》剧组邀请王茜华担任女主角,她再次燃起了希望。为了这个角色,她疯狂调整自己的身材,满心欢喜地期待着新的演艺征程。然而,临到开拍,她又接到通知,角色被换成了知名度更高的陈小艺。两次被临时换角,让王茜华陷入了人生的低谷,她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未来的演艺之路又在何方。但她没有被这些挫折打倒,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演员梦想,等待着那个能让她绽放光芒的机会。
事业转折与爱情婚姻
2002 年,命运终于眷顾了王茜华。《当家的女人》剧组向她发出了邀约,但同时告知她,女主角是农村妇女,片酬比较低。对于当时渴望出演主角的王茜华来说,这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机会。她决定先看看剧本,没想到,刚读了几集,就被深深打动,热泪盈眶。她当即回电话给剧组,表示愿意出演这个角色。
然而,就在准备进组时,王茜华发现自己怀孕了。此时,她的婚姻生活也正陷入困境。她与丈夫周京的关系早已破裂,两人同床异梦,生活中矛盾不断。周京是海归人士,习惯在生活中实行 “AA” 制,对每一笔花销都斤斤计较,这让性格豪爽的王茜华十分不满。而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两人的分歧更是彻底激化了矛盾。周京认为王茜华应该生下孩子,回归家庭相夫教子,放弃并不顺利的演艺事业。但王茜华深知,《当家的女人》这个剧本对她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可能会改变她的演艺生涯。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她陷入了艰难的抉择。经过深思熟虑,王茜华毅然选择了事业,她流掉了孩子,全身心投入到《当家的女人》的拍摄中。
2003 年,《当家的女人》开播,王茜华饰演的温柔善良、勤劳能干的 “菊香” 深受观众喜爱,她凭借这个角色一举获得了第 24 届飞天奖优秀女演员,知名度迅速提升,演艺事业迎来了转机,各种合作邀约也源源不断。事业上的成功让王茜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让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随着事业逐渐稳定,爱情也悄然降临。2009 年,王茜华在主演《胡杨女人》时,与男主角沈航相识。初次见面,沈航一句 “哦,我没看过她的戏”,让王茜华对他印象不佳。在剧组里,沈航一口一个 “姐” 地叫着,更是让她心里有些不痛快,觉得两人年龄相仿,没必要这么称呼。但一次意外,彻底改变了王茜华对沈航的看法。
那是一场骑马戏,王茜华刚骑上马,马就突然失控飞奔出去。在这危急时刻,只有沈航迅速反应过来,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他狂奔了 3 公里,终于拉住了失控的马。王茜华惊魂未定地从马上下来,看到沈航鞋子跑飞,脚上磨出了血痕,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对他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在拍摄大结局时,沈航临时改了台词,借着角色之口向王茜华表达了爱意。杀青后,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然而,他们的感情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沈航带王茜华参加朋友的宴会,介绍她时称 “这是我朋友”,这句话让王茜华十分生气。在争吵中,沈航说出了自己的顾虑,由于两人名气差距较大,他内心有些自卑,担心这段感情只是因戏生情,难以长久。这次争吵后,两人陷入了冷战。
直到 2011 年,王茜华拍完《小麦进城》,杀青后的她十分想念四个月没见的沈航。父母看出她的心思,开导她不要错过真爱。王茜华听后,下定决心,开车前往沈航的剧组。当沈航看到风尘仆仆赶来的王茜华时,震惊不已。剧组有人询问王茜华是谁,沈航大声回答:“这是我媳妇!” 两人在风中相拥而笑,所有的矛盾与误会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同年 8 月,他们领取了结婚证,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家庭生活与幸福新篇
结婚后,孩子一直是王茜华心中的一个心结。两年后,43 岁的她冒着高龄产妇的风险,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2015 年,她再次怀孕,沈航心疼她的身体,担心高龄生育会危及生命,但王茜华态度坚决,一定要生下这个孩子。沈航理解她的心情,推掉了所有工作,全心全意照顾她。幸运的是,最后母子平安,他们迎来了儿子的诞生。
生完孩子后的王茜华,为了能尽快恢复身材,更好地回归演艺事业,找熟人打了 200 针瘦脸针。沈航看着妻子为了事业如此拼命,十分心疼。为了让妻子不再为了拍摄机会而过度折腾身体,沈航决定自己当导演,这样女主角就可以一直是王茜华。在沈航的支持下,王茜华在演艺事业上继续前行,同时也能更好地兼顾家庭。
如今,王茜华和沈航都已五十多岁,他们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家庭上。他们会带着年幼的孩子去外面旅游,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留下珍贵的亲子时光;也会陪伴年迈的父母,尽自己的孝心,享受天伦之乐。
自《当家的女人》播出后,王茜华凭借对农村女性形象的出色演绎,被观众称为 “农村戏一姐”。尽管她并非真正的农村人,但她通过细腻的表演,将农民的地道、纯真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演艺生涯就像她所塑造的角色一样,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而她现在的生活,也如同她演绎的农村戏一般,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幸福。在演艺与生活的交织中,王茜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书写着属于她的精彩人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