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彩电大王”走向没落,被美国公司欠款40亿,今沦为三线品牌
1980年时,为了满足国内人民观看彩色电视机的需要,长虹从日本引进了彩电生产线,为进一步发展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工厂工作的第18个年头,倪润峰已从技术员岗位升级为车间主任多年,如今又在厂长负责制改革中,成了长虹集团的掌门人。
也是在这一年,长虹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台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台国产化彩电CJ37A,随后投入了量产。
当时,中国彩电市场上几乎全是从日本进口的彩电,或者是日资在中国生产的彩电,价格都很昂贵。
网图
1989年时实行彩电专营政策,,一时间许多彩电生产企业大量产品积压在库房。
在这种背景下,倪润峰审时度势,大胆做出了长虹彩电每台降价300元的决定。
一时间,老百姓都争着抢着去买长虹电视,
等其它电视生产商跟风降价时,长虹已经卖出了20万台库存彩电,从而登上了1990年彩电销售冠军的宝座,且在这个宝座上一坐就是20年。
1993年,长虹又推出“红太阳一族”彩电,再次用价格优势打败日本松下公司推出的“画王”系列产品,成为响誉全国的彩电大王。
仅一年后,倪润峰又带领长虹在上海上市,其股价在数年内曾高达15.09元/股,之后融到了更多的资金后,长虹的发展更是如虎添翼。
到1997年时,长虹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已经高达35%,纯利润高达26.12亿元,成了名副其实的民族第一品牌。
彼时,接连打了几年胜仗的倪润峰更加自信而激进,他一心想完全垄断国内彩电市场,进而成为全球知名企业。
倪润峰采取的一个关键性措施就是与国内各大显像管厂签订秘密协议,把25英寸显像管63%的份额、29寸及以上显像管的全部份额据为己有。
众所周知,显像管是生产彩电的核心部件,就像如今智能手机的芯片一样。
倪润峰的这一举措把海信、康佳、TCL、创维气得差点吐血,他们除了亲自跑单找显像管货源外,还联手把倪润峰告到了信息产业部。
而显像管供货商也并没有完全信守与倪润峰签订的协议,他们又增设了生产线给其它几家彩电厂家供货,以至于东南沿海彩电显像管走私生意也一度十分猖獗。
倪润峰垄断大量资源必定也占用了巨额资金,而彩电更新换代很快,当初的一些原材料也会随之失去原有的价值。
网图
曾有业内人士评价说,如果倪润峰当年把垄断资源占用的资金用来搞技术革新,没准长虹不会像后来输的那么惨。
2001年,为了开拓国外市场,倪润峰主导长虹与美国公司APEX合作。
这家公司因为拖欠国内多家公司的货款,在中国家电圈的口碑并不好,但倪润峰多次到美国考察后,还是选择了与季龙粉合作。
从2001年7月始至2003年,长虹的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美国APEX公司。
可这家公司却以产品质量不达标或并未收到货物为由,拒不付货款,最后APEX公司累计欠长虹货款高达40亿元人民币。
2004年7月,倪润峰到了退休年龄,曾在长虹公司管理层工作过多年,2001至2004官居绵阳市副市长的赵勇回到长虹,接替倪润峰职位,出任长虹集团新掌门。
为了挽救元气大伤的长虹集团,赵勇规划的路线是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之路,是一条艰险的路,走通了,可能收获巨大红利,而一旦失败,就会遭受巨大损失。
2005年,电视显示屏技术出现了两个新潮流,一个是等离子技术,一个是液晶技术。
至于哪项技术研究会率先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最终占领市场,当时谁也不能妄加预测。
而决心走科技创新之路的赵勇,则把研究方向定在了等离子技术上。
他先是花20亿美元收购了韩国的欧丽安等离子公司,后又投资7.2亿人民币组建四川虹欧公司,用于生产等离子面板。
赵勇此举的初衷是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以解决企业的“缺屏之痛”。
可幸运之神并没有光顾长虹,当他们的等离子技术研究还在为结构复杂、重量大、易发热等缺点而苦恼的时候,液晶技术研究已经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网图
当国内外许多家电公司纷纷转向到了液晶领域,长虹却因为投入了巨额资金一时难以转向,并守着等离子一直坚持到了2014年。
这年的11月,长虹以6420万元的价格出售了虹欧公司三成的股权,宣告了其等离子路线的偃旗息鼓。
而据2015年的财务报告显示,长虹已经亏损了20亿人民币。
为了挽救长虹亏损局面,以赵勇为核心的领导层也曾千方百计地发展集团各项业务。
也许是太急于走出困境了,长虹的投资实在算是多而杂,比如进手机行业,进军IT行业,甚至进军房地产、厨卫领域等等。
尽管摊子铺得越来越大,体量越来越大,但长虹已经成为多个领域的追风者,多元的投资不断分散着集团的合力,使它彻底丧失了当年家电霸主的地位。
据奥维云网的数据,到2021年时,长虹电视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下滑到7.55%。
2022年8月24日,网上又爆出了长虹集团卖房“回血”的资讯。因为长虹集团发布的公告上明确表示,要出售位于绵阳、武汉等地的房产共计31套。
宣布卖房的同一天,长虹还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集团上半年的营收额为439.48亿元,同比下降10.71%,扣非净利润为-2411.34万元。
也就是说,由赵勇掌门的长虹不但没有止住颓势,反而更加风雨飘摇。
2018年12月,长虹的前一任掌门倪润峰荣膺改革先锋奖章,还获得“企业军转民实践创新者”荣誉称号。
2023年7月,赵勇卸任,长虹第三代掌门柳江上任。
网图
有网友调侃说,柳江要想长虹,首先得翻红。
的确,彼时的长虹面临的是首先是生存问题,其次才是发展问题,毕竟只有活下去才是王道。
不得不说,长虹在雄踞中国家电霸主之位20年后,退到第五的位置,经营状况堪忧,还真是令人感叹唏嘘。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长虹的日薄西山,虽然有电视行业整体上不景气的客观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其两代掌门先后出现重大决策失误。
倪润峰成在价格战,失也在价格战,他在任上近20年,只注重用营销手段占领市场,忽略了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
网图
当他试图向国外开拓市场以带领长虹走出困境时,又选错了合作伙伴,导致40亿元白白流失,伤了长虹的元气。
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实早在2013年,长虹就推出了“家庭互联网战略”,三年后又推出人工智能电视。
遗憾的是,长虹始终没有形成真正的战斗力,结果造成行业地位的持续下降,以致落到今天的尴尬处境。
作为曾经的彩电大王,长虹是否能走出泥泞的转型之路,重拾当年的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作者:柳岸花茗
编辑:一乙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