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2年工作总结

   杂交水稻技术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领先技术,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杂交水稻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确保杂交水稻技术长期世界领先,2007年10月,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正式成立。2010年1月,联盟被科技部批准为首批试点联盟。目前联盟成员单位达86家,涵盖了国内本领域主要的科研和产业化单位,在全国逐步形成了生物育种产业的聚集效应。2012年,在联盟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联盟主要工作

  1. 公共服务工作

  2012年,联盟在全国六个生态区组织了生态适应性试验,来自中国水稻所等20家单位的65个品种/组合参加,为各单位的优良杂交粳稻组合在不同地区推广提供了依据;组织了亲本资源交流活动,促进了联盟成员间优势亲本资源共享,推动了强优势组合的培育进程;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中华种子网,目前已发展会员249家;出版工作简报6期,为成员单位提供了水稻行业最新的科研进展及行业动态,成为各成员单位交流的信息载体;向外界提供水稻科普展览服务100余次,很好的向大众普及了水稻科普知识。

  2. 国际合作交流

  2012年5月,联盟参加了国际杂交水稻联盟年会,就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抗逆性研究、制种产量提升等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将我国先进技术辐射到国外的同时,也为促进国内杂交水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

  2012年9月,联盟参加了在印度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杂交水稻会议”。联盟代表华泽田研究员介绍了中国杂交粳稻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发展杂交粳稻的新研究思路,获得最佳报告人奖。

  2012年9月,联盟参加了在土耳其举行的“第五届温带水稻研究协作网指导委员会会议”。联盟代表华泽田研究员作为温带粳稻研究方向的主席主持了小组会议,并向国际同行们介绍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计划,受到委员们的高度赞扬。

  2012年9月,联盟协助组织了商务部发展中国家信贷研修班,对来自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10个发展中国家的官员学者进行了水稻知识培训,通过杂交水稻技术扩大我国的外交影响力。

  3. 会议组织与召开

  2012年12月,在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杂交水稻产业联盟工作会议。来自天津市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及联盟秘书处工作人员共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联盟秘书处就近年来的科研和服务工作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专家们就联盟如何做大做强,扩大其在行业间的影响力,如何联合全国相关单位进行杂交水稻技术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联盟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

  2012年5月,联盟参加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杂交粳稻育种及两系杂交稻现代繁种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验收会。科技部农村司、农村中心有关负责同志、项目技术负责人以及主要课题负责人参加。农村中心蒋丹平副主任出席了验收会,并对验收工作提出了要求。经过审阅材料、听取汇报、质询提问等环节,最后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项目通过验收。

  二、取得重要成绩

  1. 2012年5月,联盟牵头承担的“十一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杂交粳稻育种及两系杂交稻现代繁种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重点围绕杂交粳稻育种技术及两系杂交稻现代繁种技术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项目实施,全面推进了我国的杂交水稻育种进程,增强了我国杂交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2. 2012年8月,科技部组织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估工作,从创新活动和创新绩效、服务产业、运行管理等方面对联盟2010-2011年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联盟顺利通过并被评为A级。

  三、技术突破

  2012年,联盟牵头成员单位对杂交水稻发展进行技术攻关,在亲本材料创制、新品种培育、亲本繁殖技术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 创制了一批实用性强的亲本材料,在杂交粳稻生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选育出DS、L62S、春江18A、常01-11A等多个高异交率粳型不育系,制种产量明显提高,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杂交粳稻发展的技术瓶颈,滇型不育系合系42A繁种亩产317.6公斤,杂交粳稻滇杂36制种亩产470.9公斤。

  2.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综合性状优良

  联盟育成并通过审定的新品种32个,9个组合比对照增产8%以上,米质指标达到国标2级,抗2种以上主要病虫害。选育出的“粳不籼恢”亚种间超高产杂交稻春优658尤为突出,杂种优势强,产量潜力大,生产试验增产21.72%,百示范方产量可达700公斤以上,开辟了一条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有效利用的新途径,居国内领先水平。

  3. 建立了籼型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体系,不育系繁殖产量创历史新高

  联盟建立了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核心种子生产和原种繁殖技术体系,两用核不育系原种繁殖高产田块亩产量达743.8kg,创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世界最高亩产纪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创造了我国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产量的最高记录;建立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种子生产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亲本材料共享的制约性导致难以选育出突破性优良品种,制约了全行业的整体进步。建议政府尽快出台一些支持政策,比如由国家资助的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必须共享,并列入项目考核的重要内容,或设立推动知识产权交流合作的专项。

  2.为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建议继续启动联盟专项,推动联盟大协作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建议在由联盟组织的项目中,科研经费分配及管理权限向联盟适度倾斜,联盟根据区域、研究方向不同等,实行经费管理宏观调配,并允许经费合理及部分调整;建议增加由产业联盟推荐的项目数量,将更多、更好的项目推荐入库,同时希望更多的联盟内专家进入科技部评审专家库。

  3.杂交籼稻行业已发展成熟,具备隆平高科等优秀的龙头企业,建议政府加大对杂交粳稻企业的支持力度,尤其是产学研贸一体化企业,打造杂交粳稻行业的龙头企业,引领我国杂交粳稻产业的发展。

  五、2013年工作计划

  2013年,联盟将继续为广大成员单位做好服务工作,重点在联盟专项启动、热带粳稻研究、中华种子网建设等方面施力,加大联盟宣传力度,通过以上途径扩大联盟的规模和影响力,更好的为杂交水稻产业服务。

  1. 争取启动由联盟牵头,联合联盟成员共同承担粳稻尤其是杂交粳稻相关项目,联盟充分发挥产、学、研协作攻关优势,促使种业企业真正和科研单位、高校融合在一起,协作攻克粳稻产业发展的难题,推动粳稻产业乃至整个水稻产业发展,进一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2. 针对热带粳稻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和共性问题,利用海南岛丰富的热带粳稻资源和全国育种基地的优势进行热带粳稻技术集成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为我国热带粳稻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全面提升我国热带粳稻自主创新能力,辐射带动热带粳稻全产业链快速发展,促进我国种子产业迈向国际市场。

  3. 完善中华种子网功能,增加短信应用服务。2013年将为中华种子网增加短信群发服务功能,企业可及时有效的向客户发布种业相关资讯等,从根本上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会员客户互动沟通、业务应用、高效宣传等需求。

  4. 继续做好生态适应性试验、育种资源交流活动、简报编辑、水稻科普宣传等联盟公共服务的组织和实施工作,扩大联盟资源交流群体,推动全国水稻资源共享,让更多的成员单位参与和享受联盟提供的服务。

  5. 通过编制和发放联盟宣传册、组织现场观摩会、座谈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水稻科研、生产、营销全方位的吸收联盟成员单位,发挥好产业链接作用,真正推动杂交水稻产业的全面发展。

  杂交水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二○一三年五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