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2年工作总结

   玉米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自试点工作以来,按照联盟建设的相关规定,结合玉米产业重大技术需求,围绕目前玉米产业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开展玉米新品种选育、安全制种及种子加工技术、高产栽培研究、产品深加工研究等覆盖产业链的重要技术研究创新,获得一批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技术成果,并成功转化、推广、应用于全国玉米产业。

  一、2012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在科技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联盟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结合玉米产业的实际,有重点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联盟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进步。

  (一)完善组织运行机制,促进联盟持续健康发展

  1、定期召开联盟理事会

  联盟自筹建以来,分别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9月组织召开联盟理事会议。会议就推进联盟组织化、规范化运行,组织开展产业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组织开展行业科技发展调研和规划,推进多元化的合作交流等多项工作进行深入探讨,明确联盟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促进联盟良性运行和发展。

  2、联盟秘书处承担联盟日常工作

  联盟积极推进联盟秘书处的专职化建设,健全联盟秘书处工作机制。通过专职化建设,联盟秘书处形成专职7人,兼职4人的工作队伍,并制定完善管理制度5项。为保障联盟秘书处的日常工作运行,在理事长单位登海种业公司办公楼安排专门办公室作为联盟秘书处办公室,办公面积达到110 m2。

  在联盟秘书处的组织下,各联盟成员单位积极配合,建设联盟信息交互平台。试点以来,联盟秘书处累计下发玉米产业资讯邮件200余条,出版《联盟简报》4期,建立联盟信息平台加强了联盟与外部、联盟秘书处与各成员单位、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3、深化联盟内外合作

  在联盟的框架下,集中各方优势重点突破当前热点问题,推进了联盟内成员单位的多元化的合作,加速了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化,提高了行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技术创新的速度,有效缩短了技术开发周期和成果转化周期。

  (1)推进项目化合作,联合开展产业重大技术攻关

  为加强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突破,联盟成员之间广泛开展项目化合作。2012年,联盟在玉米种质创新、超高产玉米培育及栽培、转基因育种及葡萄糖结晶技术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攻关19项,筹集项目经费2437万元,运行经费86万元。

  (2)联合成立教学、科研、实习、就业基地

  登海种业与青岛农大、山东农大联合成立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奥瑞金种业、长春大成集团还与中国农科院、吉林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教学实习与科研基地,高校和院所每年有8~12名博士和18~24名硕士研究生在企业科研基地完成其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

  (二)组织产业技术合作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1、共建创新平台和研发联合体

  联盟积极组织建立共同研发创新载体,加强产学研合作。①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与北京德农等8家企业共同成立“中农华玉种业联合创新有限公司”,协同创建种质资源鉴定与创新平台、生物技术育种研发与应用平台、品种联合测试平台,通过共担投入、共享成果,推进种业技术创新。②中种集团与华中农大共建大型生物技术育种研发平台,企业投资,购置仪器设备,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科企合作协同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③登海种业、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北京农林科学院、山东农科院玉米所等7家联盟单位联合建立“超级玉米研发技术中心”。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中种集团、北京德农、登海种业等联盟成员组建“北京农科城玉米新品种研发联合体”,深化院企合作机制。⑤山东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科学院、登海种业等7家单位联合创建的“小麦玉米周年持续高产高效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解决环渤海区域小麦玉米周年生产的关键问题。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以双单倍体育种(即DH育种)核心技术为纽带,与登海种业、北京德农等20多家种业企业合作,组建“玉米DH工程化育种联合体”。⑦中国农大、河北农大、河南农科院、山东农科院、登海种业合作建设“黄淮海转基因中试基地”,加快生物育种技术成果转化。

  2、实施技术合作,联手突破和发展核心技术

  (1)组织实施商业化育种技术研究工作

  联盟成立以来,将商业化育种工作做为重中之重,特别是组织实施了双单倍体育种技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和转基因育种技术。①双单倍体育种技术。联盟成员单位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从美国引进了诱导率高的单倍体诱导系,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初步建立了玉米单倍体育种的技术体系,目前玉米单倍体诱导率最高可达到15%,平均达到10%左右,突破了国内平均5%的诱导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这一技术可将育成一个自交系的时间从2~3年(6-7代)提高到1年2代。②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中国农大已开发了3K的SNP芯片,应用于玉米育种,帮助育种家优选目标材料,提高了选择效率。联盟成员单位通过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已育成抗粗缩病、丝黑穗病的玉米新品种。③转基因育种技术。联盟多个单位开展转基因育种,承担了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育成了国际上首个转植酸酶基因的玉米新品种,已通过安全性测试。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大北农集团、登海种业等单位展开广泛合作,在抗逆、抗病虫、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新种质创新方面获得多项突破。

  (2)玉米高效生产技术

  联盟在黄淮海、西南、西北和东北四个玉米生态区进行玉米机械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确定了适合机械化操作种殖行距,秸秆覆盖和深松改土相结合的耕作方式,并形成了玉米单粒精量播种技术、密植条件下肥水高效利用和密植高产保绿壮株延衰等核心技术。如吉林省农科院依据区域特点选择耐密高产、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玉米品种,结合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平均产量达到761.8公斤/亩,比常规生产田增产39.1%,农民增收6.5亿元。

  联盟还根据玉米主产区光热资源利用效率与限制因素进行试验,初步阐明了高产玉米的养分需求特征,提出了玉米不同产量水平的产量性能定量化指标。联盟还研究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对黄淮区玉米粗缩病、东北玉米丝黑穗病提前制定了应急预案并进行有效防控。

  (3)玉米种子生产与加工技术

  ①玉米雄性不育技术。冠丰种业在美国先锋SPT技术的基础上,融入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元件,建成“玉米多控智能不育技术体系”。登海种业等单位也开展了雄性不育研究工作,利用研发集中在骨干材料的转育与观察和大面积制种,可有效解决玉米杂交制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②初步建立玉米种子质量评价技术,对全国玉米种子质量进行检测。③进行了制种关键技术研究,如自交系生产力测定、逆境下的花粉活力研究、杂交制种适宜采收期等研究工作。特别在杂交制种基地推广单粒播种技术可提高制种产量8%左右。④进行了种子加工技术研究,如鲜果穗烘干技术、按粒包装技术等,应用这些技术加工的种子质量可达到跨国种业的质量标准,达到单粒播种的要求。

  (4)玉米深加工技术

  ①大成集团利用玉米生产工业醇的技术领先国际水平,规模世界第一。目前,大成集团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多家单位合作该项技术转化。②吉林省轻工业设计研究院依托国家玉米深加工工程中心,以干法脱胚或改良湿法制备玉米粉,采用膜技术处理玉米酒糟液等节能环保新技术的研究,资源利用率高,减少了环境污染,发展潜力巨大。③江南大学自主研发的色谱分离树脂,三组份分离技术和装备,已应用于万吨级结晶麦芽糖、葡萄糖母液分离低聚糖、木糖母液、柠檬酸等万吨级装置,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创社会经济效益

  联盟筹建以来,成员单位共申请专利、新品种权69项,授权3项,通过国家审定玉米新品种16个,转化新技术3项。

  2011-2012年农业部主导推广的玉米品种中,联盟成员单位培育的均占1/3以上,郑单958和先玉335已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玉米推广面积前两位。

  联盟成员单位培育的登海605、中单909、京单28、农华032等玉米新品种推广面积增长迅速,每年累计生产种子达5500万公斤,均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施良种良法结合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新品种推广面积达到2600万亩,增产粮食14亿公斤,增创产值25亿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秦皇岛骊骅淀粉、长春大成等玉米深加工单位经过更新工艺设备,加大生产规模,年加工玉米2800万吨,产值超过800亿元,并创造了氨基酸和植物多元醇两个产业世界第一,为饲料业降低成本开辟了一条新路。

  (三)组建创新技术服务平台,服务玉米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玉米产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环节仍十分薄弱,为加速玉米产业系统升级,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服务玉米产业发展,联盟探索组建创新技术服务平台,营造了一个技术创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服务环境,促进了玉米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1.有效整合资源,加强对外开放

  联盟充分发挥人才、科技、设备等资源优势,组建玉米种质创新、超级玉米高效育种和玉米淀粉综合利用三大创新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2012年,联盟成员单位共组织召开学术会议5次,组织对外展览60余次,对外共享价值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28台。

  2、组织技术转移推广,促进玉米产业效率

  2012年,为进一步促进玉米机械化生产、超高产玉米培育、高效栽培以及玉米深加工等技术发展,联盟成员单位组织制定推广《夏玉米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玉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规范》等7项技术标准,对外转移3项产业先进技术。联盟以标准固化技术创新成果、以技术助推玉米产业发展,促进了玉米产业效率,提高了市场的竞争力。

  3、举办技术培训班和观摩会,促进技术扩散和信息交流

  联盟试点以来,山东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吉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针对企业技术人员举办技术培训班6次,进一步提高、拓展了学员的技能和业务水平。登海种业、三北种业、中种集团等种企在全国29个等省市地区建立示范基地800多个,示范面积超50万亩,召开推广观摩培训会100余场,发放资料75000份,培训人员20000人次,加强了玉米品种信息交流。

  4、组织开展病虫灾害应急防治

  组织联盟相关单位开展了黄淮海区二点委夜蛾、东北区玉米大斑病、东北华北区二三代粘虫等病虫害重点防治工作,有效减轻了灾害的影响。特别是今年8月超强台风“布拉万”纵贯辽吉黑三省,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受灾面积约1222.6万亩,造成产量损失约32.1亿斤。倒伏发生后,联盟组织黑龙江、吉林等地专家调研制定救助措施,并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开展救扶,挽回损失48.5%~62.9%,将产量损失控制在10%以内。

  二、联盟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联盟试点以来,在运行模式、合作交流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联盟起步较晚,又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在运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合作机制不完善,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联系松散

  目前,由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在整个产业链上难以找到共同的利益结合点,成员间的合作还局限某一个“点”上,在整个玉米产业链上的合作还未连接成“线”,导致成员间联系松散,信息传递不畅,造成技术和资源的浪费。

  2、缺乏专项资金支持

  联盟在运行过程中仅通过合作项目筹集经费,运行经费有限,目前国家还未设立专门支持产业联盟发展的专项资金,不利于联盟的发展壮大。

  3、产权明晰度不够,利益分配机制有待完善

  联盟在合作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比较复杂,产权的模糊性大,明晰度不够,联盟虽制订了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但在成果转化形成的效益分配上仍会出现争端,影响联盟间良好的伙伴关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进一步完善联盟的组织架构,不断优化联盟运行与管理机制,建立联盟成员之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建立联盟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机制,积极开展科技与人才下企业服务工作,推进企业技术研发,加快成果转化,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改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水平。

  2、“按照“面向市场、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平等自愿”原则,吸纳具有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具有基础研究与共性技术研发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扩展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支持平台,发挥联盟在玉米行业中的引领作用。

  3、组织实施好联盟内联合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推进落实联盟科技发展规划;继续组织新项目的立项工作,推进包括高产玉米、专用玉米、玉米淀粉制药、口服葡萄糖等一批重大产品技术攻关和产业化转化,为玉米培育、加工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

  4、继续推进联盟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组织产业技术联合攻关,优化资源,构建国家玉米产业创新基地,持续促进重大技术的产学研联合开发和产业化。

  5、积极推进联盟多元化产业合作,积极推进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业务与市场、产业对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提升联盟在国家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