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技日报头版刊发了名为《一个软件与一部手机互联的LED之光》的文章,详细报道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机研发及产业联盟(CSA)的发展故事,从LED光定位技术用于商场以及停车场的案例为出发点,介绍了CSA在发展过程中建设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开展国际合作、参与第三方标准、认证等方面开展的工作。
大胆尝试 打造行业共性技术平台
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迄今唯一依托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2012年1月获科技部批复筹建的实验室(企业类),经过发起单位多次讨论与研究,于2014年注册为民办非企业法人实体。这意味着,实验室必须在民办科研机构的管理和运行模式上,走出创新之路。
实验室要想获得经费而注册成盈利型企业或者成为某个龙头企业的下属研究院并不困难,而选择在中关村注册民办非企业法人实体,是因为这个非营利的创新平台,更符合国际创新模式,实验室现在甚至可以为国外重点大学培养博士。实验室已经为近3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与服务收入超过3000万元,无论是LED路灯智能管理系统还是即将开卖的智能穿戴新产品,都依托在这个技术平台之上快速开花结果。
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既不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实验室,也不完全等同于企业类的实验室。在没有国家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实验室仍然取得了很好成绩,但在基础设施投入、基础性项目经费支持、税收、户口、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等方面,无法获得与国立科研机构同等的政策待遇。
牵头国际联盟 树立“新旗帜”
LED产业发展之初,在中国90%以上是民营的中小企业,只有抱团发展,率先形成产业链,就会拥有主动和优势。国内一些LED企业表示,就国内LED产业而言,唯一的选择就是形成联盟,不“窝里斗”,才有可能参与国际竞争。
基于这种认识下,国内43家从事LED的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于2004年10月成立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CSA)。彼时国际LED产业迅猛发展,来自欧洲、美国和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LED行业协会,均认为成立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的时机已经成熟,伴随中国LED产业和服务意识的崛起,CSA准确把握“时间窗口”,选择在香港注册了国际半导体联盟(ISA),于2010年10月17日宣布成立。
ISA成立以来,发展迅速。目前成员已涵盖半导体照明全产业链,飞利浦、欧司朗、三星等国际巨头均已加盟,成员产能占全球半导体照明产业产能的70%。
ISA通过组织大量的活动,编写相关指导性文件和白皮书,不断提高知名度,扩大国际影响力,同时逐步树立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并融入了中国产业诉求。
抱团作标准 打造“信心标签”
针对技术创新与应用市场需求,从2008年开始,联盟就开始组织企业制订技术规范。以自有技术支撑,加快联盟标准研制,打通市场通道。
联盟标准以企业为主体,广泛征求企业意见,提高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通过产品质量认证等联合企业共同应用推广联盟标准,联合打造政府采购与消费者市场选择的“信心标签”。
目前,联盟标委会已组织发布26项联盟标准,其中以联盟标准为基础完成制定了5项国家标准,2013年11月有2项标准以两岸共通技术规范的形式发布。然而,当前联盟标准的法律地位还未被认可,联盟所探索开展的第三方标准、认证等行业专业化服务领域还需国家进一步开放。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