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答记者问

 

  2006年12月28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确定六部门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为此,科技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的负责同志(以下简称负责人)就此事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为什么要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成立这样的工作机构对推进产学研结合具有怎样的意义?
  负责人:在今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在部署自主创新战略时,明确指出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其关键在于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其实现的路径在于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产学研有机结合。这既是基于“企业创新能力普遍不足”国情的必然抉择,也是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战略选择。
  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社会技术创新要素的作用。而是要以企业为中心,组合各种技术创新要素,聚焦到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技术创新活动需要有各种技术创新要素互相影响配合。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必须吸收大学、科研机构和社会其他技术创新要素,才能更快、更好地和持续地增强创新能力。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历史都表明,新产业的兴起、新兴国家的强盛,都依赖于一批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突破和商业化的运用。但这些企业成功的背后也都可以看到学和研的影子。
  产学研结合工作涉及科技、经济、社会诸多方面。在政策制定、在资源配置、在管理体制、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需要加强各部门的密切合作,共同创新管理、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共同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和模式,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才能把把产学研结合工作推向新阶段。六部门成立协调指导小组,是宏观管理部门创新管理机制的体现,有利于从宏观层面统一加强对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指导,将为开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局面提供重要的体制保障。
记者:当前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存在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
  多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以及各有关部门大力推动下,我国产学研工作确实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攻克了一批产业技术难题,支撑产业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通过深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些工作对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机制和组织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为:
  一是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法规环境有待完善,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财税和金融政策有待研究制定,宏观政策提倡多,具体政策认同倾斜支持少。
  二是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形式比较松散,行为短期化、形式化,往往以临时组合争取政府项目为目的居多,缺乏满足产业技术创新的持续性,缺乏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保障机制。
  三是国家计划资源的配置方式还不适应推进产学研结合组织方式探索的需要,还未充分发挥引导国家战略产业技术创新的调控作用,有待进一步深化改革。
  四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尚未形成合力,缺乏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和统筹安排,往往造成本来就匮乏的技术创新要素分散、交叉、重复,难以集成聚焦在产业持续创新链上,难以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重大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当前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发挥各部门作用,形成合力。二是要突出重点,加强政府的引导,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要以提升产业及国家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着眼国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集聚和整合技术创新要素,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为我国的战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为产业关键技术突破、为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支撑。同时也要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推动区域产学研合作。在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区域,构建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三是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在产学研结合工作中,要牢牢抓住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这个核心,同时推进产学研结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放在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需求上,运用市场经济机制,引导社会技术创新要素聚焦到产业持续创新链上,从而大幅度提升我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四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强政策设计的系统性。结合《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各部门要联合起来,进一步系统地完善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环境。
记者:协调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六部门在推进产学研结合中的职责和分工是什么?
  负责人:推进产学研结合协调指导小组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的负责同志以及主管相关业务的司局负责同志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及其配套政策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和措施,研究产学研结合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各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行动,指导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和新模式的探索,共同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这个协调指导小组将成为一个务实的协同工作平台,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工作,同时在工作层面加强沟通和联络,加强各部门相关行动的协调和配合。
  为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作用,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形成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更大合力,六部门明确了在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中的分工,科技部:结合“十一五”科技计划的实施,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发挥科技计划对产学研结合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探索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机制和政策。财政部:创新财政科技投入管理机制,完善有利于产学研结合开展产业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管理方式。推进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财税政策的制定。教育部:充分发挥高校在产学研结合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促进高校科研力量参与产学研结合的政策和措施,鼓励高校参加各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国务院国资委:强化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考核,探索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和支持措施,推动企业积极牵头或参与开展产学研结合活动。全国总工会:发挥广泛联系职工的优势,动员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国家开发银行: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融资优势,创新金融产品,为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提供金融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平台,我们也欢迎其他相关部门参加进来,共同谋划和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伟大事业。
  记者:近期六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负责人:推进产学研结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付出持之不懈的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扎扎实实地推进。为此,协调指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近期的工作要点,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围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政策要求,结合配套政策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完善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机制和政策;二是组织开展部门联合专项调研。深入分析我国内产学研结合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研究各主要国家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情况;三是结合“十一五”科技计划的实施,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模式和机制,在若干领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四是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集群发展的特点,开展区域产学研结合的有关试点工作,构建区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五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六部门共同起草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记者:能否概括一下,在这次会议上各部门提出的工作思路的主要特点?
  负责人:我没有系统的归纳,但至少有这样几点:第一、由过去各部门分散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到六部门决定成立协调指导小组,统一行动,这本身就标志着各部门工作思路的转变,是宏观管理上的机制体制创新;第二、会上提出了要创新产学研组织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第三、提出了要创新科技计划资源配置方式,引导产学研结合着眼国家重点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第四、提出了要创新财政科技经费管理方式,完善财税政策,加强对产学研结合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的导向;第五、提出了要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提供更有利于产学研结合的金融服务。虽然,目前这些还只是思路,但通过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索,将会在六部门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具体政策导向中得以体现。
  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协调指导小组是在新形势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相信,有了这样一个联合推进的平台和组织体制保障,在六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产学研结合工作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加显着的成绩,我国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一定会有一个新的更大幅度的提升。